周咫原本也跟这帮孩子一起读书习字。后来,竹老先生旧病复发一病不起,不能再上讲台。
于是,周咫便走上讲台代竹老授课。
没办法,收上来的学费与全部积蓄家当已全部托人用来买了疗伤的灵丹。
他穷。
但有病得治,有恩得报,有债就得还。
收了人钱财,就得把事办好,就得好好教人家读书习字传授知识。
最主要的是,他还要吃饭,还要练体,还要给竹老先生治病,这份收入他不能丢。
于是,周咫只能硬着头皮走上讲台,那一年他刚好十三岁。
学堂的孩子大多都比周咫大上一二岁,都长得比较壮实,个子也比周咫高。加上孩子们都贪玩,对于周咫这个小先生,他们从心底是藐视的。他们上课捣蛋,放学后还捉弄周咫。
也许是周咫的脾气好,也许是周咫为了彰显为师者的气度,开始他都没有计较。
直到有一天,一群孩子集体逃学。周咫才意识到,大度并不能让人心悦诚服,忍气吞声并不能得到尊重,自己越怕失去这份差事,就会让自己畏手畏脚瞻前顾后丧失初衷。
于是周咫看向戒尺,才明白戒尺的作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