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这盛世蓝图之下,隐忧也开始悄然浮现。

        巨大的战争消耗和后续的建设投入,几乎掏空了之前以来积累的财富,虽然新土地的资源未来可期,但眼下财政压力巨大。

        对新领土的移民和控制,需要投入海量的行政资源和军队,帝国的人才和管理体系开始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南北文化的差异、中原与边疆的矛盾,并非短时间内能够调和,需要极高的统治智慧和时间来磨合。

        四支大军功勋卓著,将领威望日隆,如何平衡军队势力,防止尾大不掉,成为嬴政必须深思的问题。

        而最大的隐忧,依旧来自那遥远的北方——方铭所预警的、“长城”之外的巨大威胁。四域虽平,但帝国的战争机器并未停歇,反而在胜利的刺激下,开始将更多的资源和技术力量,转向北方那条真正的、未知的防线。大规模的军工生产仍在继续,新式的、威力更大的火器在不断研发试验,北方的长城防线被进一步加固和延伸,并开始配备重炮。

        庆典的余音尚未完全散去,嬴政便以惊人的精力和效率,再次推动了帝国的巨轮,沿着方铭所描绘的蓝图,开始了新一轮、旨在巩固内政、并应对未来危机的宏大布局。其核心,便是“沟通”与“探查”。

        “欲强国,先修路。”这句来自方铭的建言,深得嬴政认同。帝国疆域空前辽阔,若政令军情传递不畅,各地联系松散,则庞大的帝国无异于泥足巨人。

        一场规模远超从前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在帝国的肌体上轰轰烈烈地展开。

        原有的秦直道系统被进一步拓宽、加固,并向所有新征服的边疆区域延伸。通往北方九原、云中的驰道被优先升级,以确保未来对北方用兵时后勤无忧;通往西域的通道,沿着丝绸之路的轨迹,一路向西,力求平坦畅通;深入岭南和西南山地的道路虽艰难万分,但无数工兵和役夫依旧在悬崖峭壁间开凿栈道,试图将那些新设立的郡县与中枢更紧密地连接起来。

        而更令人瞩目的,则是铁路的延伸。这来自“异世”的奇巧淫技,以其惊人的运输效率,证明了其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巨大价值。嬴政力排众议,投入巨资,命令少府与科学院合作,集中最好的工匠和资源,全力推进铁路建设。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downclas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