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善?”
旁边有个朋友耻笑一声,“巴西跟墨西哥一样,遍地都是杂种,他们除了贩毒就是走私,哦,他们的足球踢得非常棒。”
女人不满的看了他一眼,“你在种族歧视,约翰。”
对方撇了撇嘴。
上帝也种族歧视,如果不歧视,分那么多种族干什么?
不到一小时,这份报纸就卖空了。
紧接着,另一张偏向反对派的《巴西日报》也赶了趟,他们不知从哪挖到了更“猛”的料,把总统昨夜在会议室说的“实在不行就硬来”添油加醋写成了“总统扬言“牺牲少数人质,保全国家颜面”,还配了张科帕卡巴纳酒店楼下尸体的模糊照片,照片下写着“下一个,可能是你的家人”。
90年代的巴西没有互联网,消息全靠报纸、电台和街头传单传。
圣保罗电台的“早间民生”节目里,主持人路易斯的声音带着刻意煽情的颤抖:“听众朋友们,我们刚刚收到可靠消息,总统府已拒绝红色司令部的谈判请求,反而让陆军架起了迫击炮,想想那些还在酒店里的孩子,想想医院里的老人,他们要为总统的不妥协买单吗?”
中午十二点,科帕卡巴纳海滩的防波堤旁,最先聚集了两百多个人,领头的是个穿格子衬衫的大学生,叫里卡多,手里举着块硬纸板,上面用红漆歪歪扭扭写着:“不要鲜血,要谈判!”
他身后的人跟着喊,声音从零散到整齐,渐渐盖过了海浪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