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涛亭在半山腰,盖因栖鹤山其实高耸入云,登顶极难。
文会便设在半山腰的听涛亭边,这也是为了方便普通百姓上山。
过了听涛亭与半山腰这一片阔大的草地,另一边山路边还支起了一长排的棚子,棚子里放了不少米粮等物,也有彩头红封。
家贫的百姓上得山来,可以自去棚子那边寻布施。
若有自信之人,也可以到听涛亭边来就坐。
但实际上真正来到听涛亭边的,不是读书人就是当地豪强富户子弟。普通百姓多半在棚子那边旁观,凑个热闹。
有些时候你胆子再大,见了某些场景,不自觉地心就怯了。
人的心中往往会不自觉将整个世界都划分出三六九等,以此评判他人,也评判自己。
听涛亭边就坐的,除了有漱石先生这个主办人。
其他诸如年轻一代的云江俊彦,崔云麒、张明远、宁雨斋等等。
这些年轻人大多都有了秀才功名,如今正是需要宣扬文名、等候秋闱乡试的时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