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只有400元或者600元,虽然少但这是一种实打实的荣耀。
班级第一是康良松,陈着高中时的学习委员,他总分802。
这小子上了大学以后经过一些连番打击,终于明白“厚黑学”这玩意是自己玩不转的,【学习】才是最适合的一条道路。
于是收敛所有时间和注意力,不再想着表现和出风头,专心致志扑在课业上面,并且积极研究国外高校的申请条件。
康良松学习智商本就非常高,一努力自然就有了反馈。
那些有确切答案的客观题几乎没扣什么分,只有邵宏教授的《微观经济学》太多主观题了,只得了70多拉了平均分。
那些没睡懒觉的同学也都看到了成绩单,都在群里议论起来:
“我靠!我高数58要补考了,江教授也太严格了吧,随便在平时分给我加点就好了啊!”
“班级第十六,哎,我高中时班级排名就没掉出过前二。”
“辅导员在吗?《微观经济学》78分,这个成绩影响保研吗?”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