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她发现客人减少,便会派出楼里排名靠前的清倌人,上台来表演。
当然除了以上原因之外,郑楚儿作为老板站在这里,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等人。
至于等谁那就不言而喻了。
自从初五那天晚上,秦明在百花阁写下了《爱莲说》之后,百花阁在长安城一下子名声大燥。
很多文人雅士接踵而至,甚至还有不少文人是从洛阳专门赶来的,他们全都是为了能够一睹《爱莲说》的真迹。
而自从那以后,百花阁每晚的诗文大比,都能引来很多文人的参与。
他们中有参加今年春闱的学子,也有长安久负盛名的文士,甚至偶尔还有朝中的大臣参加。
这使得百花阁这些时日的诗文大比,不断的有好诗文出现。
郑楚儿作为青楼行业的资深人氏,一下子便从中嗅到了商机。
为了抓住这波流量,她把每晚诗文大比的魁首文都装裱了起来,挂在了百花阁大厅里。
这一举措,瞬间便把百花阁的逼格,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