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团无固定形态的灰色云团漂浮像浓雾又像地球的云朵在补给场边缘,没有舰体结构,没有能量导管,甚至没有明显的能量核心——它就那样直接吸附着太阳辐射,云团边缘泛起的微光如同呼吸般明灭,每一次“吸气”都让周围的辐射强度骤降,再“呼气”时便有淡金色光点从云团中逸出,消散在宇宙中。

        而我们的玄元号的等离子体外壳在日冕流火中泛起涟漪,原来在地球的时候那些液态金属般的船身纹路正随着周围环境自动调整,凝成半透明的火纹结界。

        我不知道自己是失重未适应环境,还是过分震惊,

        我扶着婧山站稳时,

        终于看清了这片被赤翎称为“太阳能量共域补给场”的区域:数万平方公里的能量缓冲带里,几十余艘外星载具悬浮如静物画,每一艘都散发着截然不同的能量波动。

        “这些文明为何能在日冕层生存?”我忍不住向赤翎的火羽舟传讯,指尖划过舷窗上凝结的火纹结界,

        “我能感受到他们的能量体系似乎完全不同。”

        赤翎带着灼热的暖意涌入我识海:“机甲族靠金属导管转化等离子体,晶体族以光丝编织磁流,气态族直接同化辐射——就像你们靠鸿蒙法身抵御高温。”她的火羽舟突然向左侧平移,让出视野:“但所有人都要遵守‘火契’——看那里。”

        顺着她指引的方向望去,补给场中央悬浮着一块由太阳磁流构成的巨型“契约碑”。

        碑体呈赤红色,表面流动着各族文明的符文,最顶端是朱雀族的先天火纹。

        每当有载具靠近碑体,便会射出一道能量光束融入碑中,而碑体则反馈出相应的补给区域坐标。

        此刻碑体边缘正闪烁着暗红色警示光,那里对应的区域被玄烨标记为“寂灭蚀区”——半片日冕层呈现出不祥的暗黑色,连等离子体流到那里都会瞬间熄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