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来,杨家人都想将地留着将来传家。

        京郊的地,卖了容易,以后再想买回来就千难万难了。

        最后一家人商议过后,决定紧着手上能动的家底给杨宏兰置办嫁妆。

        东拼西凑,满打满算也只得一百两。

        虽说寻常百姓家嫁女儿,一百两已经算得上非常丰厚了。

        可偏偏顾父是个举人,顾家又有晋国公府这门姻亲,这门亲事杨家本就是高攀。一百两就有些拿不出手了。

        好在乔清荷后来叫人给杨宏兰添了妆,嫁妆也算是勉强看得过去。

        事情也便这样定了下来。

        可偏偏,有那想将娘家侄女嫁给顾源的顾家族亲,因为杨家横插一脚,没能将娘家侄女嫁过来。

        于是暗中使绊子,一边嘲讽杨家是奴才出身,一边又嘲讽杨家女的嫁妆寒酸。

        还说杨家女都是十七岁的老姑娘了,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高攀了顾家前途无量的好儿郎,还不知道多陪嫁些田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