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军时期的单打一步枪到抗战时期的“汉阳造”,从解放战争中缴获的美制M1卡宾枪到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波波沙冲锋枪,三千余支枪械如士兵列阵般整齐排列。

        苏醒停驻在一支枪托刻着五角星的莫辛-纳甘步枪前,看了许久。

        何煦语气敬佩,“这是神枪手张桃芳在1953年上甘岭战役中使用的武器,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的纪录,至今仍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传奇!”

        苏醒说:“我知道这位老先生,他是我国著名狙击手、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有‘志愿军神枪手’、‘冷枪英雄’、‘上甘岭狙神’等多个称号!”

        老爷子是苏省兴化人,2007年10月29日逝世,享年76岁。

        二楼回廊的“空中编队”让人屏息凝神,歼-8战斗机的三角翼造型充满速度感。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它曾在1980年代的国土防空任务中屡立战功!

        轰-6轰炸机的弹舱模型缓缓开启,露出内部悬挂的航空炸弹,让人联想到1960年代它携带核弹执行战略威慑任务的峥嵘岁月。

        两人登上三楼的古代战争馆,商周青铜钺的幽绿冷光扑面而来。

        这柄曾在牧野之战中斩将夺旗的重器,刃口至今保持着惊人的锋利度,印证着《史记》中“左杖黄钺,右秉白旄”的记载。

        战国弩机的青铜机件咬合紧密,其“望山”“悬刀”等部件构成的瞄准系统,比欧洲同类装置早出现1500余年,堪称古代机械工程的巅峰之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