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即将来临时,我们大齐帝国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法国驻长安公使馆秘书伊萨亚·科尔迪尼耶将手中的《帝国时报》所刊登的那篇头条时评念完后,小心地看着对面表情非常严肃的法国公使马蒂亚斯·德·科洛伯爵,心怀惴惴,双手下意识地紧紧攥着那份充满刀光剑影的报纸。

        去年,有那么一段时间,齐国的舆论曾大肆报道宣扬齐法之间的冲突,包括因西西里岛危机而爆发的齐法海军对峙,以及短暂交火,还有陈州喧嚣的边境冲突,再到圣多明戈岛齐国出访使者意外地在法兰西角(今海地角)遇袭身亡,最后齐国出兵清剿波旁岛“海盗”,搞得一时间齐法关系急转直下,齐国民众也在这波舆论宣传中对法国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不断鼓噪和叫嚣政府对法国开战,以维护帝国的正当权益。

        后来,随着世界科学大会的召开,以及郢州煤矿工人罢工集会等两件热点时事的发生,使得齐法冲突的报道宣传热度逐渐降了下来,让紧张不已的法国驻长安公使馆暂时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凡是在齐国本土生活工作过的外交人员,都不会生出与齐国发生战争的念头,因为他们无不对齐国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和民间的殷实富庶而感到万分震惊(畏惧)。

        这个国家无愧于当今世界第一强国,一座座巨大的城市,遍布无数的工厂,沿海的港口每时每刻都停满了等待装运货物的商船,纵横交错的铁路和公路,将巨量的商品从工厂源源不断地输往城市和港口。

        有人说,齐国是世界工厂,所生产的商品和货物可以供应全球所有国家。

        对此,只要参观和游览了齐国境内一栋栋规模庞大的工厂,所有人皆深以为然。

        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若非万不得已,最好是不要轻易招惹。

        十年前,英格兰王国试图挑战齐国的海洋霸权和贸易主导权,非常自不量力地与齐国展开一场战争。

        战争持续三年多,所有人都看到了英格兰王国的下场,海军几乎被歼灭泰半,贸易也随之萎缩了八成,无数的商船被击沉和俘获,最后连近在眼前的爱尔兰殖民领地也丢了,可谓是碰了一个头破血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