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国内不少职业岗位也允许女子充任工作,比如纺织、食品、服装、烟草包装,以及电报话务等诸多行业,更让女子在教育和社会层面上拥有相对平等的权利后,又获得了一定的经济自主权,让齐国无数女子以更为平视的目光看向男子。

        但囿于传统观念和传统习俗的强大惯性,女子想要获取绝对的平等地位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社会中,她们仍被视为男子的附庸和从属。

        因此,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和社会开明人士就开始不断呼吁国内消除“一夫多妻”这种腐朽而没落的陋习陈规,禁止男子纳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夫一妻。

        但这个提议遭到整个社会中高阶层人群的强烈反对,认为有悖于传统和礼法,更是颠覆社会“正常秩序”。

        在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方面来说,“一夫多妻”那可是象征着上层社会的一种隐形特权,是拥有强大政治地位和经济能力的外在表现。

        你没见一群鸡里面,大部分都是母鸡,而地位最高的就是那一只拥有漂亮鸡冠的公鸡吗?

        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头雄狮则会拥有大群母狮跟随,而且一个个都心甘情愿地会替它繁衍后代。

        哦,说到传宗接代上,那就更不能禁止“一夫多妻”了,要不然自己的独妻未能生育,又不允许纳妾养“小三”,那岂不是会面临家族断后的风险?

        国内权贵阶层可以拥有三娇五姬、左拥右抱,我们中产之家可以凭借我大齐强大的影响力和厚实的荷包到海外勾三搭四,享齐人之福的同时,也能多生养几个孩子,传承家族。

        总而言之,“一夫多妻(实为一妻多妾)”能流传数千年,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传宗接代的压力、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可不是多接受一点教育,多掌握一点经济能力,就能轻易将其从社会中彻底摒除。

        当然,也有见多识广的自由学者言及,欧洲国家就是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即使贵如国王公侯,仍旧只有一位合法的妻子,并没有像东方文明社会中这般,可以大肆蓄养妾室而不顾发妻的感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