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州,仿佛就是天生为财富而生的城市。

        汉兴五年(1675年),西南地区发现大量金矿,引得无数淘金者蜂拥而来,使得这座偏僻的西南小城立时变得兴旺起来,在短短十余年,桂州便发展成为人口突破十万规模的大城市,并随之建立起了一系列工业厂矿,为印度洋西海岸最大的经济中心。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推进,钢铁、煤炭、机械制造等诸多重工大兴,使得国内对西部地区的铁矿需求与日俱增。

        而桂州作为矿石运输的重要节点,很快便成为西南航运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更是进一步助推了当地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发展。

        西南淘金热还未沉寂,黔州又传来金矿的消息。

        尽管,黔州的淘金热曾一度引发了桂州人口大量外流的现象,但却吸引了大量财富的涌入——作为距离黔州最近的大城市,那些淘金的幸运儿在回到汉洲本土时,理所应当地将桂州作为自己的落脚地——并带动当地旺盛的消费需求,继而从汉洲本土及海外引来更多的移民。

        当年,为了就地冶炼西南地区开采出来的黄金,政府特意在桂州建立了一家大型金矿提炼厂,将无数的原料金提炼为一块块标准的金条或者金砖,然后通过火车运往大兴和建业两地的黄金市场交易。

        待黔州的钻石矿兴起后,桂州更是凭借便利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切割工艺技术,成为黔州钻石的主要加工中心。

        钻石切割,看似是简单的手工业,实质上是集精密设备和精巧手艺相结合的高技术加工工艺。

        在这个时期,要论精密设备的先进程度和制造水平,自然是首推齐国。

        齐国人为了更好地提升钻石价值,以切割工艺和钻石品相搞出了一系列认证标准,使得桂州所出品的钻石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身份象征,而桂州也成为全球水平最高的宝石切割和加工中心。

        这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宝石原料,西域的白玉、缅甸的红宝翡翠、锡兰的蓝宝石、印度的钻石和七彩宝石、以及黔州和巴西的钻石亦大量出现于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