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齐国人将蒸汽机搬到船上以来,就使得海上运输效率越来越高效,而且也让人们摆脱了对风向和洋流的约束,继而开辟出了无数的海上新航线。

        此前,由美洲(南美洲)前往非洲的航线,无非就是走南北赤道暖流带,或者咆哮的西风漂流带,再借助强劲的季风,然后在特定的月份扬帆起航,艰难地完成一次海上行程。

        而有了蒸汽机的加持,商船便能在任何港口--即使这座港口并非处于当季的洋流区或者季风区——直接起航,然后喷吐着一股股巨大的浓烟,在强大的蒸汽驱动下,朝着目的地迅疾驶去。

        蒸汽动力让所有的商船增强了机动性,但也让其变得依赖加煤站。

        幸运的是,大齐帝国的海军基地无处不在,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岛屿或者位置关键的港口都已经在某个时刻落入齐国手中,而随着帝国在远方的利益变得越来越大,航线的安全自然也变成长安的战略家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当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帝国的海外扩张政策。似乎,帝国占据的每一块海外领地,都能因为海军或者商人的需要而变得正当合理。

        每个人都知道,大齐帝国实际上是一个海洋帝国。

        海洋霸主的地位使齐国能在任何一处殖民领地的前线投入作战兵力,或者以强大的舰队吓阻劫掠的敌对势力。自齐英战争以来,大齐海军的威望就变得愈发令人敬畏和忌惮,在做出任何涉及到海洋方面的决定时,无不慎重考虑齐国的因素。

        齐国的海上武装力量似乎就代表着大齐帝国的力量,它也越来越多的参与保护帝国贸易据点和贸易航线,镇压潜在敌对势力的反抗和颠覆,展示帝国的强大形象,甚至威慑那些愚昧而又无知的土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