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葡属巴西这块地方还真的是老天赏饭吃的宝地,任凭葡萄牙人怎么瞎折腾,都不至于穷困潦倒。
葡属巴西的红木在经历了两百年不间断的砍伐下才日益枯竭之际,又赶上了逐渐红火蔗糖贸易,并曾一度供应了整个欧洲大陆的糖料,让葡萄牙人赚得是盆满钵满。
而当欧洲各国纷纷效仿葡萄牙,在加勒比海岛建立甘蔗种植园,使得巴西蔗糖业遭到重大冲击,年均收益也骤降三分之二,蔗糖经济也开始步入萧条。
却不想,葡萄牙人竟然在米纳斯吉拉斯地区发现黄金和钻石,葡属巴西一度低迷的经济因之进入繁盛的矿业周期,并持续至今。
过去三十年间,葡属巴西开采的黄金约有100万磅,占全球黄金市场35%(齐国所开采的黄金占60%),钻石总产量超过150万克拉(同时期,齐属黔州钻石开采量为180万克拉)。
从表面上看,矿业繁荣似乎挽救了巴西经济,同时也使葡萄牙王国变得更为富有。
但事实上,葡萄牙殖民者在大肆挥霍巴西财富的同时,也与齐国主导的世界工业革命失之交臂,对英格兰和齐国的工业制成品的依赖日益加深,从巴西掠夺来的财富转而流入他国之手。
若是从长远视角来看,黄金和钻石并没有使葡萄牙和巴西变得富足,相反,却加剧了其贫困和落后。红木、甘蔗和矿业三个繁荣的经济周期带给巴西的只是畸形的、虚假的繁荣。
在葡萄牙两百多年的殖民统治下,葡属巴西经济从未出现多样化,从一开始就实行以出口为导向的单一产品制度。外部市场需求决定着产品的外销情况,继而影响和制约殖民领地的发展状况。
单一产品制、大地产制和奴隶制度成为葡属巴西这个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特征,共同构成了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成为制约巴西未来经济发展的桎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