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在面对齐国的经济势力入侵,英、法、西、奥、葡等欧洲国家一边虚与委蛇,应承中带有几分抗拒,合作中带有几分堤防,都在竭力保护本国市场免遭彻底的侵蚀和控制,一边不断从海外殖民领地加大吸血力度,以反哺和壮大自身的工业。

        依托残酷的奴隶制度,欧洲各国得以从殖民领地获得源源不断的廉价工业原料,从而有力的促进了本土的工业发展。

        正是有了以奴隶为主要劳动力的种植园和矿山的存在,部分欧洲国家的工业制成品才能在齐国商品面前具有相对的价格优势。

        而在齐国,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建立,劳动生产率获得急剧提升,同时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变得不那么迫切。

        机器可以代替人类做很多事情,劳动力的需求自然就相应减少,对奴隶的需求也减少——但齐国部分危险性较高、环境较为恶劣的矿山和交通建设仍存在大量的变相奴工。

        那么,齐国需要的是什么?

        市场!

        无穷的购买力市场!

        但是,你看看大西洋经济圈都是一些什么玩意?

        非洲只是奴隶生产地,美洲只是奴隶的销售地,对于数以万计的种植园主奴隶主和矿场主来说,奴隶只是会行走的工具,为他们从事农业、矿业生产、伺候他们生活、生更多的小奴隶,然后往复循环而已,不需要存钱买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