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护”亚速海的和平稳定,更是为了“保障”刻赤海峡的航运完全,克里米亚汗国将刻赤半岛以每年一万金圆的价格租借给齐国,期限为三十年。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克里米亚汗国做出这个决定,并未征得宗主国奥斯曼帝国的允许。

        克里米亚大汗卡普兰.格莱一世直接与齐国驻欧总代表谢道仁在汗国王城巴赫奇萨赖签订了租借协议,同时也换来了齐国一揽子经济援助计划。

        经过这么多年,克里米亚汗国也早就看出来了,这奥斯曼帝国最大的金主绝对非齐国莫属,每年都会通过银团贷款、政府援助等诸多方式从齐国手中获得高达一百多万金元的资金。若是国内出现意外变故,或者欧洲战场上遭遇重大失利,齐国人还会给予帝国特别紧急援助,每次都能在帝国陷入危机重重时,安然地度过难关。

        而作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克里米亚汗国其实并没有从奥斯曼手里获得过太多的好处,反而需要频频派兵跟随帝国征战欧洲,或者北击俄国,想要获得一些必要的人口和物资补充,只能通过战场缴获。

        倘若遭遇重大军事失利,那只能赔个底掉,过几年苦日子,熬一熬才能缓过劲来。

        而作为宗主国的奥斯曼帝国对他们所提供的军事支援,也都是一些帝国军队在装备齐国新式武器后被淘汰下来的破烂玩意,甚至不乏大量性能落后和部件损坏的军械,像打发叫花子一样。

        克里米亚汗国其实很早就想跟齐国搭上关系,试图从他们手中讨些好处。即使没有像奥斯曼帝国那般每年获得数十上百万的资金支持,但手指头缝里随便漏一点,几万十几万的,都够他们克里米亚汗国吃得饱饱的。

        毕竟,整个汗国的经济支柱太过单一,仅靠奴隶贸易和牲畜交易,根本无法让汗国获得长足的发展,而且为了应对俄国人和哥萨克人的威胁,汗国长期维持着数量庞大的军备武装,这小日子是一直都过得不愠不火,甚至有时候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而且,随着俄国人势力逐渐向南扩张,再加上对方在南部边界地区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使得捕捉奴隶的活计是越来越困难了,大大影响了汗国的财计收入。

        所以,克里米亚汗国做梦都想攀附上齐国这么一个大方多金的“大款”,从而改善一下汗国穷鄙的日子。数十年前,齐国人在他们手里购买大量女奴,算是初步建立了一层友好关系。但是,那个时候,齐国人眼里只有奥斯曼帝国,所有的精力也都投注于他们身上,对克里米亚汗国并不怎么重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