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祥,地处广西思明府西南端,西南两面与安南接壤,有着长达近百公里的边界线。早在西汉时期,因该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宛如一座天然关卡,朝廷开始在此修筑边防,希望凭借天然屏障抵御外患、消灾赐福以及弥难降祥,至前宋皇祐五年(1053年),设“凭祥峒”,筑关寨,由此便有了凭祥关这个地名。

        凭祥关属于喀斯特地貌、逶迤险峻,扼守着西南门户。这里四面环山、是个狭长地带,只有一条通道通往南边,所以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势。昔年,前宋郭逵、前明张辅攻伐安南时,皆从此关大举杀入越北境内,继而攻城略地,重挫安南。

        至大秦代明自立时,因为谅国郝氏在齐国的支持下,占据越北之地,隔断了安南与大秦之间的联系。为了防止谅国“寇掠边民”、诱拐百姓弃家南下,广西地方政府将一度废弃的凭祥关再度起复,重新修筑完善,并进驻千余镇所官兵,以守篱笆,护卫边境。

        近几个月以来,有关齐国行将攻伐安南的传闻不断在关上出现,引得地方军民不免人心惶惶。

        尤其是在一个半月前,对面谅国所属的云栈关(今越南同登镇)突然封关,禁止一切人员和货物的进出,使得凭祥关内的秦军顿时警觉起来,猜测安南是否已出现重大变故,使得谅国不得不隔绝双方之间的所有联系,以免暴露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消息。

        待此间情况反馈给思明府和广西巡抚衙门后,立时引起了高度重视,责令凭祥关所驻镇兵提高相应戒备等级,但未得军令不得轻举妄动。

        十余天前,凭祥关从后方收到消息,朝廷为了应对安南危机,已经从荆、湖地区抽调五千余客兵至南宁府,可随时往援边境,这让守军稍稍松了一口气。

        还别说,齐国在安南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由不得他们这些靠近越北的边镇守军不为之紧张,唯恐波及到自身。

        虽然,我大秦从未跟齐国见过仗、动过手,但只要参考一下北明的军力水平,也能估算出人家的军事实力肯定在我大秦之上,不可等闲视之。

        要不然,以郝氏这等前明反叛势力所建立的谅国,哪里会放在我大秦的眼里,早就应安南所请,出兵将其扫灭了。

        但谅国颇为知机,在谅山还未站稳脚跟时,就一把抱住了齐国的大腿,甘为附从爪牙,从而托庇于齐国的武力护持下,并逐渐坐大,几乎占据了整个越北地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