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1665年,暹罗攻入缅甸蒲甘,遭遇了一场大败,双方遂开始讲和,就此维持了差不多六十多年的和平。

        但两国之间仍旧于边境地区时不时爆发小规模的武装冲突,昨日你夺我两个寨子,今日我就占你几处村落。

        最近几年,缅甸东吁王朝逐步开始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王室和贵族争权夺利,朝堂上乌烟瘴气,一些强大的部落和地方势力开始出现割据自立的苗头,国家吏治也是极度败坏,导致国内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

        而位于缅甸西南方的若开王国和位于西北地区的曼尼普尔王国在齐国的暗中支持下,频频发起对东吁王朝的挑战,不断侵蚀缅甸领土,抢掠人口和财物,使得东吁王朝左支右挡,疲于应付,已无力再对暹罗王国构成威胁。

        在此情势下,暹罗自然不会放过削弱这個仇敌的机会,更不会让这个强邻有缓口气的任何机会,不断派兵越过边境,攻入缅甸腹地,对东吁王朝实施持续打击。

        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暹罗算是齐国在中南地区一个较为重要的战略合作小伙伴,在针对缅甸问题时,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那就是削弱并摧垮东吁王朝。

        齐国肢解缅甸,是为了确保富庶的孟加拉的安全,不希望东部出现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

        而暹罗,自然是要趁机灭亡东吁王朝,报当年王城被破、王室被掳的一箭之仇,同时也想将本国的领土朝西边和西北两个方向进行最大限度的扩张,重振阿瑜陀耶王朝的声威。

        “殿下……”

        正当齐惟灏参观帕席桑碧寺一座又一座殿宇时,陪同的黑衣卫驻暹罗负责人、翎麾校尉(中校)张世茂听取了一名属下的汇报后,立即快步走到近前,神色凝重地说道:“殿下,我们收到可靠消息,有一伙人意图行刺殿下。故而,为了安全起见,卑职恳请殿下立即返回公使馆。”

        “哦,什么人?”齐惟灏神色一凛,轻声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