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矿产外,喀拉特汗国还在齐国经济顾问的指导下,在境内大面积栽种棉花,以供本土日益增长的棉纺织原料需求。
你总不能说,就因为齐国曾两度击败了莫卧儿帝国,还重挫了马拉塔帝国,就实现了对印度的实际控制?
长途旅途是艰难的,也是异常乏味枯燥的,从坎大哈离开后,一路上向南,所经之处皆为漫漫黄沙和遍布碎砾的戈壁,暴烈的日头,强劲的狂风,时不时卷起的飞沙走石,仿佛使得整个商队都置身于地狱之中。
你既然都不能为大家带来利益了,那些山头林立的派系和各怀心思的部族武装凭啥要继续跟着混?
难道你凭你纳迪尔丰神俊朗、魅力出众?
所以,纳迪尔非常迫切地想要获得来自外部势力的支持和帮助,以打破自身孤立无援的局面。
更让易卜拉欣·汗嫉妒的是,该城的商贸极为繁盛,不大的城区里,大型的集市和批发市场就有七八处,商品也是种类繁多,吸引了无数的商人,交易规模更是极为惊人,比呼罗珊地区那种凋敝的商业氛围相较,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建设,城市里陆续建起一批由齐国人投资的粮食加工厂、罐头厂、酿酒厂、硫黄提炼加工厂、砖瓦厂等现代工业,为这片闭塞而又古老的大地带来了一种划时代的文明。
八年前,随着齐国-喀拉特汗国联军击破坎大哈,驱逐了吉尔扎伊人势力后,更是打通了俾路支地区和阿富汗地区之间的商贸流通渠道,更是促进了基达城的商贸繁荣,并为喀拉特汗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贸易税收。
要是齐国人死保萨法维王朝,纳迪尔哪里还有一丝机会能席卷波斯,入主伊斯法罕,成就他的千秋伟业。
但自家人知自家事,作为纳迪尔军事集团中的核心人物,易卜拉欣·汗深知己方的最大弱点,那就是根基不深,且也未得民心,稍遇重挫,便会导致这个松散聚合的军事集团分崩离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