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路通则财通,丹麦人便打起向来往船只收取过路费的主意。
然而,到了1730年6月,瑞军与萨克森-波兰联军在里加展开一场规模宏大的会战,英明神武的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率轻兵从联军侧翼登陆,然后奔袭一百多公里,突然杀至联军身后,大破联军,几乎复制了三十年前经典的纳尔瓦战役,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到了1567年,丹麦人又将厄勒海峡通行费的征收标准规定为货物价值的1-2%,增加到在最初的三倍。为了防止船长们少报货物价值而少交税款,丹麦人还想出了一个损招,那就是保留按商船所载货物价值购买货物的权利。
厄勒海峡位于丹麦西兰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最南端之间,连接着波罗的海和北海,大致呈东南-西北走向,长度约为一百多公里,最宽处有三十公里,最窄处仅四公里,水深在12-28米之间。
“呵,这么多年来,除了瑞典,就没其他欧洲大国对丹麦这种拦路打劫的行径表示过不满吗?”潘广峰嗤笑一声,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随着国力逐渐增长,瑞典便开始挑战丹麦的北欧霸权,多次与其发生战争。在第二次北方战争中,瑞典军队在1658年攻入哥本哈根,逼迫丹麦割让厄勒海峡以东的省份,并在1660年的《哥本哈根条约》中规定瑞典的船只免征通行费,这一年也是瑞典帝国最为高光的时刻。
瑞典人在干翻俄罗斯人后,很大概率会调转枪口,来找我们丹麦王国的麻烦。
为了避开厄勒海峡,少缴冤枉钱,1621年,瑞典在厄勒海峡以北的卡特加特海峡沿岸建立了一座新的贸易港口城市哥德堡。
为了保证过往厄勒海峡的船只听从命令,丹麦在海峡最窄的两岸修建炮台,架设大炮,不招呼的船只将会面临来自两岸的炮击,甚至有被击沉的危险。
对丹麦来说,厄勒海峡就是一条流淌着黄金的水道,滚滚而来的厄勒海峡通行费成了丹麦王室的最重要收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