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丹麦-挪威王国的传统盟友英格兰正陷入与齐国的苦战当中,别说获得相应的财政援助,就连派一艘战舰过来帮着站台都是不可能的事。

        “陛下,参加齐国皇帝登基大典的使团回来了。”

        奥地利人倒是对俄罗斯表示了强烈的支持,但也仅为口头上。因为,它自个正在跟奥斯曼人互掐,暂时还腾不出空。

        至于法国,则对俄罗斯人提出的外交干涉,选择了观望的态度。当年,大北方战争进行到尾声时,法国的态度总体上是比较倾向于瑞典王国的,为了阻止瑞典在波罗的海南岸势力的彻底崩溃,积极介入调停,并最终使战败的瑞典保有维斯马和瑞属西波美拉尼亚。

        要不是,在闻知俄军在东线又发起攻势,瑞军不得不掉头北上,说不定会地趁势掩杀,追击至波兰境内,活捉奥古斯特二世。

        此举,让刚刚扭转战场被动局势的瑞典王国紧张不已,担心普鲁士会如同上次大北方战争时期那样加入反瑞联盟,遂将本已调往北线攻击俄军的瑞军主力停了下来,暂时入驻叶尔加瓦。

        是役,联军被彻底击溃,毙伤俘达一万二千余,奥古斯特二世仅在数千近卫军的保护下,仓惶逃回波兰境内。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派出数路使者,前往波兰、普鲁士、丹麦、法国以及奥地利,以寻求外部援助。

        尽管,起初瑞典王国在围攻圣彼得堡两年而不克,并在攻城战当中,损失了不少兵员和装备,对瑞军的士气造成不下的打击,但瑞军在南线战场,却势如破竹,不到三个月时间,便全取库尔兰、爱沙尼亚,并在随后攻入俄罗斯纵深腹地。

        这个时候,俄瑞战争已经进行到第四個年头了,双方在圣彼得堡和库尔兰展开了数场大战,超过二十万的军队在千里战线上忘我的厮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