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日本人的姓均有一定的渊源和含义。其中以地名为姓是一大特征。例如:有的人住在山脚下,便以“山下”或“山本”为姓;有的人住在水田边,便称“田边”。日本人的姓有许多是以“村”字结尾的,如:西村、冈村、森村、木村等,这些姓最初都是来源于地名或村名。

        此外,还有许多姓是表示大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百相、思想意识的。上至日月星辰,下至花鸟鱼虫,从职业住所到宗教信仰,几乎都可作姓。例如:高崎,意为岛屿的突出部分,大庭,是宫殿前的广场,白鸟、小熊是动物;若松、高杉是植物;高桥、鸟居表示建筑物;小野寺、西园寺表示宗教信仰;服部、秦则是古时从亚洲乃至世界各地到日本定居的归化人(即移民)的姓。

        对于有志于蚕食日本领土从而壮大自身实力,以为将来争雄大陆入主中原的北明政府而言,在难以获得足够的汉人移民情况下,最好的方法便是尽量归化征服领地内的原住民,云州的阿依努人,镇州的土著,苦叶岛上的野人,以及数量更多的日本人。

        说汉语、习汉俗、冠汉名,同时竭力打压原住民的文明属性,便成为北明政府同化和收服其他民族的必然选项。

        而田大林的父亲就是在北明侵入陆奥后,破天荒地取得了一个姓氏。但囿于没有文化,更是对汉语丝毫不懂,在申报姓氏的时候,便按照内心最为原始的想法,以耕种的田地为姓。

        在日本,有许多武士会叫“兵卫”或“左(右)卫门”。这类名起源于古代,冠以此名的人多半是在各府中服役的军士(公元八世纪时,天皇朝廷内设立了五个负责保卫天皇和宫廷的军事机构,即卫门府、左右兵卫府和左右卫士府,合称五卫府),有的则是这些军士的直系亲属,众人闻其名,无不尊崇。

        近日,大明都督府发布新兵征召令,于境内各个领地募集五千新兵,这让无数要博取功名,从而改变自身命运的少数族裔看到了一丝宝贵的机会,遂纷纷报名参与选拔。

        大明的刀锋,已然缓缓出鞘。

        (本章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downclas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