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天前,在进攻布莱克莱恩要塞时,抵抗军遭遇三百二十多名英格兰正规军。对方排出整齐的火枪阵列,在鼓号声中,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朝着爱尔兰抵抗军缓缓逼来,引得刚刚成军不到一个月的抵抗军阵势出现剧烈骚动。

        而此时,齐国炮兵小队毅然顶在队伍最前列,不断地向推进而来的英军队列发射炮弹。一发又一发的炮弹准确地砸在英格兰军阵之中,使得对方前进步伐为之一滞,陷入一片混乱。很明显,英格兰人没想到他们抵抗军竟然会拥有陆军火炮,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待英格兰火枪阵列顶着猛烈的炮火接近到一百二十米时,齐国炮兵更换了霰弹,几声炮响,密集的弹雨顿时将英军队列笼罩在其中,他们就如同被大风刮过的麦田一样,齐刷刷地倒下了一片。齐国军事顾问当即抽出指挥刀,命令全军发起集群冲锋。

        那次战役,是爱尔兰抵抗军第一次在正面战场击败了英格兰正规军,而且还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歼灭战。除了寥寥几名英格兰军官趁乱骑马逃脱外,三百余英军尽数被歼灭。

        此战以后,爱尔兰抵抗军对英军的畏惧心理一扫而空,军心士气大振,同时还鼓舞了无数的爱尔兰人加入抵抗军,使得队伍迅速扩大至三千人。

        随着声势的壮大,抵抗军便想趁英格兰人应对齐国远征舰队而无暇顾及爱尔兰的时候,尽可能地扩大根据地的纵深,并解放更多的爱尔兰人。于是,抵抗军兵分三路,朝着东、南、北三个方向出击,对英格兰人的控制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

        这个时候,英格兰人除了在都柏林、贝尔法斯特、利默里克、戈尔韦等几个大中城市以及东北沿海地区控制力比较强外,在爱尔兰的其他地区,尤其是贫瘠的西北和西南地区,统治基础还非常薄弱,主要是依靠当地归附投顺的爱尔兰贵族和大地主实现地方基本治理,驻扎的军队也很少。

        在短短半个月时间,抵抗军在齐国军事顾问的指导和专业炮兵的协助下,不断攻城略地,接连攻占了四个郡,震动整个爱尔兰。各地蛰伏的抵抗组织闻讯后也群起响应,袭击地方殖民政府,杀死英格兰官员,掀起暴力反抗英格兰的殖民统治。

        然而,在爱尔兰抵抗军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也不是没有隐忧的存在。

        一些爱尔兰地方贵族和地主迫于抵抗军的武力威胁,暂时附顺,并贡献出大量的钱财和粮食,但私底下仍旧畏于英格兰数百年的殖民威势,首鼠两端,暗中向英格兰人传递消息。

        不过,英格兰人对爱尔兰抵抗军突然发动的武装起义,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有些举止失措,暂时无法做出及时应对,使得那些投机者的暗通曲款尚没有造成致命威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