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格兰人为何要鼓动哈布斯堡帝国向奥斯曼人发动进攻呢?
无他,为了打击奥斯曼人身后的齐国!
众所周知,奥斯曼帝国拥有两个实力强大的同盟,一个就是被称之为天主教“逆子”、“亵圣同盟者”的法国,另一个就是制霸环印度洋地区的头号强国——齐国。
相较于法国这种口惠而不实的同盟伙伴,那个该死的齐国仿佛就是奥斯曼人的“干爹”一般,历六十余年来,给予奥斯曼人无数的支持,而且拿出的还绝对是真金白银,援助的资金数额之高,物资之丰富,让哈布斯堡等欧洲国家都惊叹不已。
作为奥斯曼人的生死大敌,哈布斯堡自然是对齐国恨之入骨。本来奥斯曼帝国就凭着人口众多、武德充沛,将他们折腾得欲仙欲死,几度兵临维也纳。好不容,几次靠着天主教的众多小伙伴们联合起来将奥斯曼打趴下,但齐国总是在这个时候给予他们大量金钱和物资的支援,生生地将他们又给救回来,然后蛰伏数年,再次卷土重来。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在欧洲的几个主要大国之中,哈布斯堡王朝控制的神圣罗马帝国是唯一没有跟齐国建立任何外交联系的国家,甚至连民间商贸和文化联系,也被哈布斯堡王朝所禁绝,将这个东方国家视同为奥斯曼一样的邪恶帝国。
尽管哈布斯堡王朝非常痛恨齐国这种无底线地支持奥斯曼,但真的要对这个国家实施打击,还真够不着人家。因为他们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如何能摸得到齐国的边?
再者而言,帝国最为主要的敌人永远是陆地上的奥斯曼,还有不怀好意的法国。哦,对了,还有那个日益崛起的普鲁士。
至于齐国,那只能排在最末尾的位置。
这次应英格兰所请,发起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除了要先发制人,打乱奥斯曼军事改革进程外,还有就是尽可能地吸引齐国人的注意力,迫使他们将本该用于对英格兰战争的大量资源,多少能转移到巴尔干战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