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仿佛只剩下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悬念。
正如第一个记者向李睿君抛出的那个问题——
“你,究竟支持谁?”
这是一个问题,可到了现在,又不只是一个问题了。
利多岛的那家小酒吧,那一场在深夜发生的争论仅仅是一个缩影。
其实在整个电影节期间,整座城市几乎每一个关注电影的专业人士,都陷入了这样一种你支持谁的讨论中。
多年的老朋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影评人与记者,记者与记者,影评人与影评人,甚至普通观众与业内人士之间,都在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英国的《银幕日报》为此连发三篇著名影片人影评,每一篇的立场都不同。
法国的《电影手册》则更讲究阵势,直接邀请了让-吕克·戈达尔、吕克·贝松、罗曼·波兰斯基等法国影坛名宿,分头撰文发表见解,观点针锋相对,看得读者热血沸腾。
德国的《图片报》干脆走上了日更路线——从drop公映后的9月1日开始,几乎每天一篇评论,由不同撰稿人轮番上阵,迄今已连发五篇,专门围绕“DROP”与《大师》做对比分析,把这场威尼斯影帝之争快写成了一部连载,还酸溜溜的表示,这一切的开始,别忘了是在柏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