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女人的表情带着一种无奈的表情。
在头一天,两人经过讨论,认为陈诺在《时代》里的回答,或许只是他偶然头脑发热的奇谈怪论,可以暂且不管。
但是,这一天,2009年9月15日的《人物》周刊却证明了,那个人并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
他是一直头脑发热。
而且是过热。
《人物》比起《时代》来说,侧重点并非是放在了他目前的社交账号上,它更关注他的本职工作,也给予了这位亚洲演员更多的版面。
整整七页的采访,
从2005年的柏林开始,到最近的戛纳,几乎涵盖了陈诺从最初到现在的这几年全部的演艺生涯。
人物的记者不仅谈到了过去的成绩,也谈到了他即将开拍的科幻电影。
或许就真的如同在开篇时所说,这是一次暌违三年的采访,想问他的问题有很多。
但是,当被采访人谈到科幻电影之后,又聊了聊未来世界之后,整个采访画风突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