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也有这些纸媒推波助澜的作用,蓝莓之夜自从只有原声版之后,在豆瓣上的评分就一路上扬。
第一个周末,就从5.5分,杀到了6.7。
第二个周末,又从6.7杀到了7.4。
很明显,中国广大的文艺青年似乎爱煞了这部香港导演在美国用内地演员和白人姑娘谈情说爱的片子。
最开始还只是夸演技,后来竟然有人开始分析电影中的隐喻,甚至回顾华人在美国的历史。
好吧,豆瓣在后世最让人哑然失笑的过度解读在《蓝莓之夜》的引领下渐渐长出了萌芽。
不过,21世纪初文艺青年的力量依旧强大,毕竟浪漫的80年代和奋斗的90年代过去的还不算很久,那些伤痕文学的作者们还没有躺在故纸堆里等死。
流量时代来到之前的最后一点时间,《蓝莓之夜》竟然在强大的《蜘蛛侠3》的压力下,让文艺青年们支撑得显出了一丝不屈不饶的意味。
当5月30日进入播放末期的时候,蜘蛛侠3在内地卖出了创超级英雄片记录的接近1.5亿票房,而《蓝莓之夜》居然也来到了2500多万,将内地艺术片由孔雀创下的1300万记录活生生的提高了1200万。
同时,豆瓣评分来到了7.9。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