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坦的日子会消磨人的斗志。黎如晦在这种日子中陷入了恐慌。他担心自己迟早会坚持不下去,成为将军或者同僚那样的废人。他越来越郁郁不得志,每日借酒浇愁——上司曾经为此批评过他,但在看到即便喝得大醉,他也能完美地处理好文书之后,就不再管他了。
直到某一天,上司忽然找到他,开始和他谈心。
黎如晦本来不想搭理自己这位老好人上司。然而和对方敷衍几句之后,黎如晦惊讶地发现,两人的观念和看法竟然如此不谋而合,就像百世不遇的知音一般!
黎如晦与对方越谈越投机。年少时满腔的壮志和热血再次烫了起来。他开始与对方指点江山,有时酒到酣时,还会说出许多堪称大逆不道的言辞。
黎如晦在长久的蹉跎中染上了酒瘾。醉眼迷离中,他觉得自己这位上司的眼睛总是很冷,像雪一样清明。
后来的事情无可避免地发生了。黎如晦的上司原来是地下党。下闲棋,烧冷灶,一贯得心应手。他看中了黎如晦的才能,以及那份未被国府官僚作风玷染的心性,想将他拉到光明的一方来。
黎如晦没有犹豫太久。反正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一枪未发丢下河山,背上逃兵的骂名——这种事,他已经经历过了。只要能让他离开那些厕纸一样的战报、无休无止喝兵血的同僚,和永无战斗机会的未来,他愿意做任何事。
赤党手眼通天,黎如晦几经辗转,终于从自己堆满文书的小办公室中逃了出来。他去了后方根据地,开始接受系统的培训、思想和政治教育,感受那伟大的信仰,洗去自己身上的颓靡之气。
那段经历是宝贵的。黎如晦在这种昂扬的氛围中再次找回了自己,找回了数年前那个踌躇满志的青年。
他本以为自己将会成为卧底,开始紧张刺激的谍报生涯。就像在卡特莱恩学院学习的那样。又或者成为指挥官,挥斥方遒,领导一场又一场战役。他甚至宁愿做一名最普通的士兵,在战场上将子弹射入敌人的喉咙。好过无休无止地蹉跎岁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