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是你干的事儿,等会让他捏。”季君陶冲厨房的小童努了努嘴,“他专门为我学的。”

        商叶初复又坐下,喝了口茶。季君陶看向她道:“我听小古说了,你们有意思把《幸福街》拍成系列电影?这倒是个好消息。”

        系列电影只要不太烂,就能利用品牌IP持续收割观众。如果做成了,商叶初和古文华等人,以后就算有养老保险了。

        随着生意做大,季君陶也渐渐开始求稳。公司那群虾兵蟹将虽然也有不少混出头来,却没有一个有商叶初这种声势(其实整个娱乐圈也没有);如果商叶初这根台柱子能上一层保险,季君陶当然是乐见其成的。

        商叶初天性喜好冒险,譬如当日和绍光济的对赌协议,就是一场惊天豪赌。季君陶劝了又劝,仍然没能拦下。虽然《幸福街》票房大爆证明了商叶初的正确,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不免捏一把汗。

        冒险主义者商叶初居然愿意拍系列电影了,不能不说是大好事。季君陶仿佛看见粉嫩嫩红艳艳绿油油蓝哇哇的票子在向自己招手……

        “其实我还没想好。”商叶初犹豫道,“今天是专门来跟你商量的。”

        系列电影当然好处多多。稳定曝光,稳定收入,至少几年内,不用担心没戏拍。也能稳下商叶初的身价。天长日久,叶小初这一角色,就会成为国民角色。还能帮青凭娱乐带带新人。

        只要《幸福街》这个系列没有突然抽风砸坏口碑,商叶初少说也有五六年的预制菜好吃。

        可天下任何事,都没有十全十美的。系列电影拍多了,角色就会定型。观众一看到你,就会想起你在某某电影中饰演的那个角色。譬如李益明,到现在有许多中老年观众,见到商叶初还叫“小明”呢!

        此外,同一个角色演多了,演技难免固化甚至退步。许多系列电影、多季长寿剧的主演,一生只有一部代表作,也是这个原因。因为演技的成长空间已经被锁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