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谍战神剧和汝关英雄之类的话题,更是将圈子圈得越发狭窄。

        谍战剧的黄金年代是2006年到2015年,再往后,能拍的题材和套路早就拍尽了。在这之后还会对谍战剧这个题材感兴趣的观众,已然是固定受众,即使汝关卫视不营销到他们眼前,也会自己去找谍战剧看;而非固定受众,也许在冷档期会去尝尝味道,在选择多多的暑期档,却绝不会将《天半》作为首选。

        至于汝关英雄,就更别提了。华国有三四十个省和市,商叶初相信,大多数观众,是不会有特别大的兴趣,去关注和深挖其他省市的风流人物的。——事实上,除了极个别伟人外,大多数历史人物都只在自己的籍贯地有雕塑和纪念景点。

        汝关急不可耐地将李益明打上了“汝关”的标签,反而无意识过滤了大量的潜在观众。爱国主义本来是一面大旗,结果汝关卫视不知道怎么想的,竟把汝关的省旗立到这面旗前头了!

        照常理而论,一部剧本该竭尽全力吸纳观众,待剧集大爆之后,自然会有人被剧中的当地文化意象吸引,进而去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剧方却反其道而行之,自信地将汝关文化当成了卖点,自以为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入场——他们难道以为,汝关是京城和滨海那样的地方,对全国人民都具有吸引力?

        汝关卫视完全搞错了方向和因果。

        商叶初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汝关卫视这种宣传法,到底是什么鸟人一拍大腿搞出来的决策。直到看到贺友查到的东西,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太着急了,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总的来说,汝关卫视花了大价钱在互联网上搞的营销,基本是海量的无效营销。宣传内容不落地,口号喊得嗷嗷响,实际上却吸不来几个人。

        但是,这些都只是次要原因。真正的元凶……

        商叶初与季君陶对视一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