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华一愣,迅速道:“抱歉,这是高三伏导演常说的话,我听多了,可能一不小心说顺嘴了。”
古文华刚刚说出这词的表情相当自然,可不像是口误。何况高三伏出了名的清高自傲,会说这话?
商叶初没有问出口,反而点了点头:“我倒是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想做自己就去搞艺术,想赚钱就得去讨好观众。讨好观众没什么丢人的,不愿意讨好观众,扑街了又怪观众不去看电影——那才丢人。”
这是商叶初的心里话。商叶初拍过的扑街电影绝不比任何艺人少,长久的浮沉让她明白了一件事:怪谁都不能怪观众。
几年后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极度普及、成熟,普通观众也能上网,互联网不再是部分人的一言堂。文艺圈娱乐至死,权威逐渐被解构。观众不必花钱当孙子,不再受媒体喉舌、公众知识分子的PUA,大大方方地掌握了话语权。
商叶初在那个时代见过太多自视清高,结果被观众吊打群嘲的导演。数不清的名导大导跌落神坛,成为了梗图、鬼畜视频和讽刺用的换头段子。数不清的大制作落马于城下,无数曾经的票房神话都变成了笑话。
她虽然糊涂,在这么多起起伏伏中,也养成了基本的危机意识。知道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连说一句都不能说。
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娱乐圈看似光鲜,可没了观众,就什么都不是。
得罪了导演,换一个新导演照样能开拍;得罪了金主,换一个更大的金主就是;得罪了观众,就只能换一条命重开了。
这是一种“既然惹不起,那就好好揣摩怎么讨好他们”的心态——用国外大导演保罗·威尔克斯的一句话来说,“我们都是观众的littlebitCh”。
当然,这种心态还有个美称,叫作“敬畏”。这个称谓可以显得文艺工作者们不那么可怜,不至于像卖娼的皮条客。
第326章观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