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导演拍摄乡村题材电影,往往苦大仇深,觉得人人皆苦万事皆休,太过强调土地的厚重,反而会有股累赘的油腻感。另外一些导演或者文艺工作者,对乡村生活则总有种田园牧歌式的浪漫幻想——一种有钱人吃得太饱产生的富足滤镜,拍摄乡村又太过纤弱风流,轻巧清新,硬生生把劳动人民拍出了小资情调。

        《哑婆》不属于这二者中的任何一个。它更像是一辆车在一片金色的麦田旁边飞驰而过,车中人看不清每一棵庄稼的影子,却能立刻知道,这是熟透的庄稼,而非漂浮的黄沙。

        电影的画面切换很巧,几乎没有生硬的直接转场。

        晓晓与小越在车轮车辙的变换中两次长大;

        烧掉哑婆衣服的火渐渐成为坟前烧纸的祭火;

        房梁上的蜘蛛垂着一根透明蛛丝吊了下来,镜头聚焦变化,哑婆在蜘蛛的身后,垂下一头花白的头发,木梳一下一下地刮着;

        晓晓在纸上画了个十字坐标轴,在数轴上方画了个箭头,标注了一个“北”字,下一个镜头,便与小越各奔东西……

        整部电影给人一种难言的绵密细腻感,镜头信息量很足,非但不枯燥无聊,反而格外充实。像一部慢悠悠的马车。

        商叶初的眼神一刻也没有从荧幕上撕下来,认真观摩着自己第一部真正的电影。

        荧幕上,小越正伏在桌上认真地写作业。

        苹花凑到小越身边,看了一会儿女儿,慢慢开口道:“宝贝儿~你看看这是什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downclas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