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诧异的是,在这番过程中,竟然有许多出身寒门的底层官员纷纷站在了平昭公主一边。这些穷酸文人、芝麻小官,亦或是武举选出来的小武吏,在朝堂上辩得面红耳赤,在民间大写特写诗词歌赋,辩论之文,拼死拼活地为平昭公主在舆论上打通道路。

        时间线闪得极快,几乎让观众目不暇接。转眼间,尘埃落定。

        登基大典的前一日,平昭公主来到先帝的停灵处。

        平昭公主站在先帝的棺椁前,垂眸注视着自己的生父的脸。先帝爷被医官仔细地拾掇过,遗容甚美,标致极了。

        下人被屏退,此间只剩下一个活人和一具尸体。平昭公主注视父亲良久,两片缺乏血色的嘴唇忽然动了动。

        “父亲。”

        死人自然无法回应。不过平昭公主也不在乎。她继续道:“我一直知道母亲是怎么死的。”

        画面随着平昭公主的记忆闪回。

        还不是皇帝的皇帝在府宅中被人刺杀,皇帝武力甚强,刺客难以杀他,且战且退,到了厢房中,挟持了一个人质。

        那正是先皇后,平昭公主的母亲!

        刺客早就听闻皇帝皇后识于微时,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感情甚笃。料定皇帝投鼠忌器,叫嚣着要皇帝放下手中的武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