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上,陈绍是亲眼见过了雕刻在沟壑峭壁上的佛像,见过了大漠驼铃、瀚海蜃景、胡杨秋色、清泉绿洲.

        异域风光固然优美,但是见多了也就索然无趣,每日感觉最深的反而是白天的烈日炎炎,夜晚时的秋风刺骨,还有风起时的漫天黄沙。

        也难怪,诗人们会留下: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队伍中,多了一营回鹘人马,他们对这里是轻车熟路,正带着其他营的人马,在河中取水沐浴,洗刷马匹。

        陈绍来到此地驻扎以后,没有马上进攻,毕竟他还不清楚,各路人马反抗的意志如何。

        所以他派出许多使者,去各处召降,此时投降的好处是最多的。

        只要反抗一天,待遇就会下降,最后若是顽抗到底,那就和党项人一样。

        不得不说,他这番劝降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第二天就有一些汉人豪强来投,他们又没有称霸一方的野心,换个朝廷根本无所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