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过三,霍效平这次不再犹豫,将烟扔地上用脚踩灭:“刚抽两口,可惜了这么好的烟。”

        “能使你心情舒缓一点,就不算浪费。”唐植桐对此看的很开,男人手中的烟,也许不仅仅是习惯,还可能是治疗焦虑的良药,还有可能是射向敌人的子弹。

        周先生抽了一辈子烟,写出了无数名篇,恐怕想不到因为一张夹着烟头的画像,被投诉会给青少年造成不良引导吧?

        照这个逻辑,不光周先生的画像得改,教材也得改,历史也得做检讨。

        大家不用过端午节,更不用纪念屈原了,因为投江比抽烟造成的不良影响更严重。

        也不用背李白的诗了,因为饮酒有害健康,李白在里面写了太多的酒,很多也是酒后一挥而成,恐怕孩子们更高兴,《将进酒》那么长,终于可以不用再背诵了!

        还有岳飞,吓得连夜洗纹身,有纹身怎么能进体制内工作呢?岳母刺字恐怕得改成岳母用毛笔“赐”字吧?因为笔墨可以洗掉。

        就连朱自清的《背影》也得改,“横穿铁轨爬站台”高低得改成“绕过站台买橘子”。

        甚至《建国大业》都得连夜重拍!

        呸!遇事不先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反而一味归咎于外部因素,这种人,即便是周先生弃医从文也救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