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嗐,没事,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不能因为几个人就把这次庆功宴给搞砸了。”唐植桐也跟着笑,只是没怎么把这事放在心上,庆功宴是自己当初亲口许诺下的,怎么着都得兑现。

        即便那几个同学跳脱了些,但总归在保温箱项目上出过力,若是今儿不给他们台阶,那自个气量也忒小了些。

        众所周知,度量和知人善用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走得远就不能太凭借个人喜好任人唯亲。

        “他们会记住这顿庆功宴的,在接下来两年内,恐怕都没有机会吃到这么丰盛的伙食了。”霍效平说完,叹了一口气。

        “怎么?你这是听到了什么消息?”唐植桐认同霍效平的说法,但为了隐藏先知的身份,不好表现的太明显。

        “调粮发生了困难,京津沪有压力,地方上的压力更大,而且意见也不小。说四九城居民的定量太高,要求想办法压缩定量,跟地方上看齐。”霍效平将音量调低一档,说道。

        “有些地方确实定量不高,没办法,只能共克时艰了。”唐植桐点点头,对霍效平说的情况并不算意外。

        京津沪自己产粮不够,要求地方上给调粮,而地方上也缺粮,不患贫而患不均,矛盾就此产生。

        “就这,有人还拖着不缩减定量,想再等等。”霍效平说话间带了讥笑,内心想法外露在了脸上。

        “为什么?麦收结束了,汇总上来的数据还能过得去?”唐植桐是知道这几年天灾不断的,但压缩定量有阻力,也许是数据被注了水?

        “怎么可能?总产量直接没眼看,有些人想继续保持四九城这点仅剩的脸面,将希望寄托在后面的水稻收成上了。”霍效平摇摇头,非常鄙视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行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