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放到1953年2月,四九城的户口是最好获取的,不用任何证件,只要派出所核实一下,就能落户。

        之后落户就严了一点点,得连续在四九城居住三个月以上,并个人提出落户申请,提供迁移证(外市)、可靠生活经济来源后,才可落户,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松散的。

        55年的时候,由于常住人口增多,公安口对户籍管理做了补充规定,不仅取消了寄宿户口,还对解放口进京落户的人员按照进京时间采用先近后远逐步清理的方式,将不符合申报正式户口的人,取消其正式户口,改为暂住人口,不发购粮证。

        嗯,但对生活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此时粮店卡的也不严。

        对于工作调动进京的人士及其家属则比较宽松,56年一年,市外迁入人口41.2万人,其中从外地调入四九城的干部、职工占16.1万人,随迁家属、投靠家属17.1万人,这两项占总人数的80%左右。

        58年的时候,十大工程陆续开工,工商企业单位大量增加,劳动力出现不足,各部门、各单位自行从京外、农村招来大量人员,由于此时粮油副食已经凭正式户口供应,所以这部分人转成了常住户口。

        这次也是无证件落户,有用人单位作证即可,不需要其他证明就能落户。

        此后,落户的趋势一年比一年难。

        吃过晚饭,叶志娟又带着东西出了一趟,去解决张叶的户口问题。

        叶志娟从椿树胡同西口出去往北走,一直到银闸胡同,这边有个公安医院,公安口的部分宿舍也在这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