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渊则相对好一些,毕竟他与陆宁儿朝夕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陆宁儿学问如何,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陈渊还记得,上次先生回家,他有一个关于《庄子》之中老聃反讽孔夫子的道、儒之悖,始终想不明白,于是便求问先生。
直到先生给他解惑之后才幡然醒悟,而他的修为也就是那时候直接从六品跃升到了五品。
可当时同样的问题,先生问陆宁儿时,陆宁儿却没有半点疑惑,反而笑言,说他是知道的太多做到的太少,所以才会自寻烦恼。
先生送他四个字——借假修真。
但却说这四个字对宁儿没用,因为她本性天真,自然天成,即得真我,又何须再借假而修?
而那时候的宁儿,也才刚刚六岁而已。
这也是为何他们几个师兄明明读书的时间都比宁儿长,见过的世面也都比宁儿广,可却依然心甘情愿以宁儿为首,完成这次修订宗学的任务。
要知道,这对于天下学子来说只是修订宗学,但对于他们这样的文道修行者来说,却无疑是一份天大的机缘。
只要能顺利完成这件事,将来甚至有可能以此得道,成就文道圣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