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私家车这个东西,永远都是一个群体筛选器一般的存在。

        后世很多人都会说“车就是個交通工具,买34C的都是装逼,还指望别人高看你一眼?想屁吃呢?”

        其实吧!这话得看谁说。

        那些靠着自己的努力存下三四十万的人,大概率不会掏空钱包买一辆持续贬值的交通工具。

        因为他真能买得起34C,所以他们看BBA更多是一种商品心态,在买之前会考虑这玩意儿值不值。

        对,就是值不值。

        这也是很多身价千万的富一代老板,会低调的开一辆凯美瑞或者迈腾的原因。

        在这个群体的人眼里,车已经不是分辨个人地位的标的物,所以看到别人买一辆34C,根本就没什么感觉。

        但是对于苦逼的月光族来说.一辆34C,却是让人看得到、摸得到、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最终得到的存在。

        想想那个“买辆二手奔驰跑滴滴,一年开房两百次”的传闻,谁还能说34C没用?

        所以“34C就是装逼”这句话对不对,要看说这话的人是不是买得起,而并不是因为“34C”真的无用。

        就算曾经的男孩儿人到中年,理性消费压制了无数“不值”的念头,但是他的心里,永远有一个“我曾经也想买辆34C”的记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