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人的命运,都随着那个投诚过来的杀胚“胡义”,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李野拿到这些人物素材之后,最担心的,是柯老师跟那个杀胚牵涉太深,那就真的很难写了,现在是81年,不是01年。

        不过后来李野发现,其中有一个人物角色,柯老师提供的素材最多,还特别丰富。

        后来经过数次试探、沟通之后,两人心照不宣的确定了那个“石成”,才是这本书的“超级配角”。

        石成的角色原型是一名游击队员,在38年才正式加入队伍,但是这人命大,等到倭兵投降的时候,他已经熬到了营级。

        因为入伍时间晚,所以这个人早就结婚有了孩子,李野按照年龄一算,大概率是文乐渝爷爷辈的人。

        而在后续的写作过程中,校稿员文乐渝明显对这个“石成”更加上心,李野也会尽可能的艺术渲染一下。

        “铛啷啷~”

        晚上十点半,李野的“马蹄表”突然间响了起来。

        这种机械闹钟声音很大,要是大早上的骤然响起,能吓人一跳。

        六个正在拧着眉头做卷子的学生,也像听见了枪响的野鸡一样,惊诧的抬起头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