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张纸,就是普通的一张纸,陈旧不堪,但是上面写着一首慷慨激昂的现代诗,最后的落款是长风林场、陈忆民。
他猛然想起,这首诗不是写给樊春雨的,而是当时按领导的要求写的,被贴在林场展示知青风采的。
樊天佑说,这首诗是他母亲后来从林场办公室里偷出来的,一直视若珍宝。
他就是凭这张纸,对照笔迹,最后锁定了陈耕耘。
这种相认方式,出乎周奕的预料之外,因为这个概率太小了,真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吗?
但反过来想想,其实中间也有着一些必然性。
陈耕耘把自己包装成干部子女,写得一手好字和好诗,文采斐然。
樊春雨一定会向儿子这么渲染他父亲的,所以在樊天佑的心目中,他的父亲应该是个满腹经纶的文化人,所以他才会想到去对照笔迹。
如果不是在大二的时候就碰巧发现了陈耕耘这个人,他大概率毕业后会留在宏城工作,然后想尽一切办法继续通过笔迹来寻找他的亲生父亲,直至找到为止。毕竟那时候大部分东西都是手写的,有迹可循。
办公室里,樊天佑问他,你是陈忆民吗?你为什么把我们母子扔在那个地方不管不顾,我妈从小就跟我说,爸爸很快就会来接我们的,可这么多年了,却始终是杳无音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