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夫子似乎也想看看江行之极力举荐的寒门子弟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目光落在了程凡身上。“你,来说说。”
程凡站起身,不疾不徐地行了一礼。“夫子,学生浅见,与诸位同窗略有不同。”
她的声音清朗,在这安静的学堂里格外清晰。“学生以为,‘学’,是认知。‘习’,是重复。‘说’,是反馈。”
这三个词一出来,周夫子便是一愣,堂下众学童更是听得云里雾里。
程凡继续说道:“譬如农人学种地,初次认知何时播种,何时施肥,此为‘学’。而后年复一年,春种秋收,不断重复劳作,此为‘习’。当他看到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心中那份踏实与满足,便是‘说’,是上天对他辛勤付出的最好反馈。”
她话锋一转,看向堂上众人:“又如我等读书人,初读圣贤文章,是为‘学’。而后日日诵读,笔耕不辍,将道理刻进骨子里,是为‘习’。待到某日,豁然开朗,或是用这道理为人解惑,为世间解难,心中升起的那股浩然之气,那份成就感,便是‘说’。这种‘说’,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正向激励,它会驱使我们去‘学’得更多,‘习’得更勤。这三者,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人不断精进,不断变强的闭环。这,或许才是圣人想要传达的,学习的本质。”
一番话说完,整个学堂鸦雀无声。
周夫子怔在原地,嘴巴微张,手里的戒尺都忘了放下。他教了一辈子书,从未听过如此新奇却又如此透彻的解读!将圣人大道,与农人种地这等俗事联系起来,非但不显粗鄙,反而返璞归真,直指核心!
第二十二章:也不知到底是自信还是自卑
“好……好!”半晌,周夫子才激动地一拍讲台,“好一个闭环!好一个正向激励!老夫今日,受教了!”
他看向程凡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从审视变成了欣赏,甚至带着几分惊喜。
这一下,全班学童看程凡的眼神也都变了。这哪里是乡巴佬,分明是个深藏不露的高人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