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的时候,宋沛年莫名脚趾抓地,主要是他们太能解读了,他当时真的只是随便一说,哪想到他们能解读出这么多...

        就像是后世做理解一样,提问作者为什么使用这个词汇,学生写了一大堆,事实是作者只是习惯性用那个词。

        后面这故事还被一书局的老板看中,决定出一个话本子,话本名字就叫《云洲记》,润笔费还是拿的销售提成。

        之所以一切进行的这么顺利,算下来这本书也是吃了题材的红利,现在市面上的话本子要不就是才子佳人的故事,要不就是鬼怪传说之类的,武侠类的几乎是空白。

        相信这本书一出,后面跟风的也就来了。

        燕云洲的故事小火爆了一本,茶楼那边也赚了不少,但是故事总有听腻的那一天,于是茶楼老板开始找宋父定制故事了,还给了高价钱。

        同时还提了一个小要求,故事长短最好是说书人能一天讲完的,要是讲不完,又勾起悬念,他的场子早晚都会被砸。

        宋父将这个消息转告给了宋沛年,宋沛年当然拒绝不了白花花的银子,于是当天晚上就决定再次开讲新故事!

        消息传到宋家人的耳朵里,每个人都期待不已,觉得日子都有盼头了。

        这次的新故事宋沛年决定换一个题材,还是那种打脸爽文,几段话描述新故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