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全部花了大价钱定做窗户的官员们:......

        依照他们对太子的了解,一两银子都有赚的,现在竟然卖的是三十两一平尺。

        真的...太子不去做奸商真的可惜了。

        一开始还以为他们占了多大的便宜,原来冤大头竟是他们自己…

        真是浪费感情!

        怪不得最近工部的人这么张狂,户部的人天天都像是捡了银子一样,这不就是在捡银子吗?!

        不过不少人格外默契,决定关于玻璃价格一事,一个字都不会透出去,他们花了大价钱,必须有人和他们一起花一样的价钱...

        宋沛年接受良好,不是奸商的太子不是好太子,要是他心再黑一点儿,他就卖四十两一平尺了。

        反正这玻璃窗户一开始就是针对特殊的消费人群,再贵都可以接受,就好比后世的有钱人买包一样,一个包几十万都趋之若鹜。

        还有现在生产力跟不上来,也只能服务这类人群,用他们的钱继续提高生产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