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想起自己苦读十几年虽然实现了心中志向,当了令族人称叹的京官,每天忙着修史编史。可是却没有给家人一个好的生活,还不如以前在老家。

        家里为了供他读书和赶考,卖掉了老家的田地和祖宅,他也是家中独子,双亲只有随他一起来到了京城。

        可是京城的日子太难了,房价和物价比起老家都高了好几个度,只是两间城东的屋子,就是四钱银子。

        他一月的俸禄虽有五两银子,但是家中有两个小儿要读书,一家的衣食住行,同僚之间的人情往来。

        父亲之前是个账房,现在怕给他丢脸,不再做账房,每日起早摸黑在在街上摆摊给人写信。

        母亲和娘子也会偷偷接一些刺绣或是浆洗的活计。

        如果搬到了那官舍,住宿条件涨了几个档次,不像这儿鱼龙混杂的,自己上朝路上的时间也会缩短不少。

        还有就是听说皇上会统一招来西席,给官员家的孩子上课,那么每月将会节省好大一笔开支。

        还有小道消息说今年朝廷就会给每个官员发放养廉银,他这种小官员一年都会有个百来两,如果绩效好的话,还会更多。

        这么想着,越发觉得来路之光明璀璨,皇帝与王爷果真是体恤下属。

        -------------

        而此刻,宋沛年却因为‘养廉银’这事儿被承祐帝狠狠批斗着,“这养廉银的事儿是你传出去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