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的三个精锐集团军将在巴登一带和联军主力进行决战,而后迅速将战线推进到奥地利境内——巴伐利亚表面上宣布中立,其实一直在和法国暗中勾兑。只要法军踏上了巴伐利亚土地,就能立刻前往奥地利西部。期间还能获得巴伐利亚的后勤补给。
这就是法国此战的核心作战思路。
贝尔蒂埃继续道:“而低地方向面临着英军的威胁,现在弗拉芒共和国还未决定是否接受我军入境作战,所以现在第33步兵旅仍在布鲁塞尔。瓦隆地方军团将会配合他们。”
倒也不是法国总参谋部看不起英国陆军,只分了3千直属军团,加不到7千瓦隆地方军应付他们。
着实西线不是法国的主攻方向,而且就算真的出现异常,驻扎在科隆的第三集团军也能快速西进增援。
哪怕韦尔斯利侯爵来亲自指挥,英国人也不可能在半个月内打穿荷兰加弗拉芒加瓦隆区。这段时间足够从科隆驰援了。
至于科隆-科布伦茨一线的部署情况,贝尔蒂埃就没再提起,因为王太子刚从那儿视察回来。
由于莱茵右岸的科隆要塞驻扎了大量普鲁士军队,渡河作战又非常困难,所以这里是法国唯一不准备主动进攻的区域。
车子驶入南锡远郊,停靠在车站换马,一名早已等在这里的安全局官员立刻向拉瓦莱特汇报了一份重要情报。
后者忙返回王太子的车上,转述道:“殿下,我们在维也纳的人注意到一些特别的事情,之前在那里开会的联军军官频繁提起瑞士。他们很可能会对那里进行偷袭。”
贝尔蒂埃皱了皱眉:“难道奥地利的主力要进攻瑞士?可那里并没什么战略价值……”
约瑟夫却想起了历史上苏沃洛夫袭击瑞士的战役。当时若非马塞纳指挥出色,加上苏沃洛夫因通讯不畅,没能和科萨科夫军团汇合,以及奥地利有意坑俄国人,法国东部还真的会面临非常危险的局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