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只有半米多高的木头火车至少从外形上,已经和约瑟夫记忆中的老式蒸汽火车头相差不大了。

        除了它有一对硕大的前轮用于驱动——特里维希克没设计出组合悬挂机构,而约瑟夫也不清楚其中原理。于是便用特大号驱动轮来代替了。

        特里维希克用手推动模型的活塞杆,车轮立刻随之转动起来,看上去非常平顺。

        他兴奋地絮叨着:“殿下,我昨晚准确计算过,如果使用90马力的蒸汽机驱动,在挂载9节煤车和16节车厢的情况下,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38千米,加一次煤持续行驶600公里。”

        按照王太子的建议,他发现需要对LJ98型蒸汽机进行修改,并缩小尺寸,这导致功率降低到了90马力。不过由于火车整体设计的巨大改进,这个功率已足够用了。

        约瑟夫记得特里维希克之前提到过,煤车每节可以装5吨煤炭,普通车厢可以装4吨货物。也就是说,这辆初代火车就达到了64吨的纯运力。

        其实如果减少载煤量,是可以运80吨以上的货物的,就是沿途得多停靠几次补充燃料。

        约瑟夫忽然想到后世见过两个火车头一前一后驱动的模式,似乎可以让运载量翻倍。

        他看向特里维希克道:“如果同时用另一个车头在后面推动,是否能将挂载的车厢数量翻倍?”

        设计师先生当即摇头:“这恐怕不太可能,殿下。只要前后两个车头的速度稍有不同,就会把中间的车厢拉断。而我们很难将速度控制得这么精细。”

        约瑟夫微微点头,自己到底还是外行,前后同时驱动大概得火车技术非常成熟之后才能实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