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导致除了个别急需使用的物件,人们都会选择等法国商队来了再买。

        实际上,就连伯兰特自己家里,也已经充满了各种法国货——摆着法国合成板家具,用着法国香皂,喝着法国葡萄酒……

        但他的工坊却已经快要经营不下去了。他上周刚遣散了两名学徒,勉强能达到收支平衡。然而,很快又出现了更加严重的情况——街对面的法兰西百货商场建成了。

        他之前去维也纳时见过那里的法兰西百货商场,里面是一个个整齐的柜台,每个柜台后面都有两名漂亮的女售货员和一名男性开票员。

        柜台的玻璃后面则摆放着各类法国商品,并标明价格。

        售货员会用好听的声音向顾客介绍商品。在顾客选定要买的东西之后,还会用精致的纸盒,将其包装起来。

        旁边的开票员在收钱之后,会提供售卖凭证。商品在保质期内出了问题,商场还会维修。

        伯兰特听说就连那些漂亮的包装纸盒,都成了维也纳市民的收藏品。

        每到星期日,那座百货商场外面都会排起长队,要很久才能进去。就算那里的商品略贵一些,人们也更愿意在那儿购买。

        伯兰特知道,这样的商场已经出现在了自己的街对面。

        以后他的工坊将更加无人光顾,他恐怕要面临破产了……

        百货商场自然是约瑟夫按照后世的模式照搬过来的。他原本是打算搞超市的,但考虑到这个时代人们的道德水平,最后还是选择了商场模式。反正工人的工钱低,尤其是女售货员,只需男性一半的工钱就能招到人,所以成本倒也没增加多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