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陛下。”年轻参谋忙道,“我们将对全国的成年男子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并将他们全部纳入‘国民军’体系。
“然后按比例抽调一部分人成为‘后备军’,加强训练,并随时补充进常备军里。
“而常备军中的普通士兵服役3年就可以退役,由后备军进行补充。
“这些退役士兵在战事紧急时,还能立刻征召投入战场。
“这种模式可以令我国拥有几乎用之不尽的兵员。只要财政允许,甚至能够保持20至30万的常备军。”
他的设想的确非常好,这已经具备了后世的义务兵制度的雏形。
拿破仑后来也使用过类似的征召模式,为法国动员出了60多万大军,这也是他能够横扫欧洲的军事基础。
只是沙恩霍斯特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义务兵征召制度在一个农奴制国家是根本执行不下去的。
农奴是属于贵族的,你政府要征召农奴入伍,那贵族的土地谁来耕种?贵族们的损失政府给不给补偿?
补是肯定补不起的,不补的话贵族们肯定不干。轻则大量瞒报农奴数量,逼急了直接给你玩暴乱。
某种程度上来说,农奴们获得自由的代价,就是必须要承担更大的国家义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