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道浅蓝色的细线则从奥地利人的东南方向绕了出来,避过奥军主力,拼命赶回利格尼茨要塞旁的高地。

        如果这时候武姆兹从空中俯瞰,必然会吓出一身的白毛汗。

        刚才那队普鲁士骑兵要是在他撤退的途中突然冲出来,他的主力部队立刻就会被截为两段,基本上就全都别想回到波西米亚了。

        另一边,奥地利精锐散兵团开始借着荒草的掩护,四散开来,朝洼地下方的普鲁士步兵线列冲去。

        他们经验非常丰富,虽然是散兵队形,却能利用鼓手的鼓点提示,从不同位置站起身来进行齐射,大大增加了杀伤效率。

        他们之中有很多人都是来自奥地利山区的猎手,枪法非常了得,借着高地势带来的射程优势,在普鲁士步兵还击之前,便在后者的线列阵上“挖”出了不少的缺口。

        然而,在燧发枪时代,以劣势人数硬冲步兵线列无疑是不明智的行为。

        很快,普鲁士人的步兵线列前进到了射程之内,随着数次齐射,密如暴雨般的枪弹覆盖了奥地利散兵的藏身之处。

        缓坡上的荒草中,不断传出惨叫声,而后便是一个个的尸体朝洼地滚落下来,在绿色的草皮上留下道道模糊的血迹。

        不到两個团的奥地利散兵且战且退,逼迫普鲁士步兵线列不断停下来整队、射击,在这不到一公里长的缓坡上,足足拖住了近万名普鲁士军一个多小时。

        加上瑙恩多夫的骑兵拉扯出的缺口,武姆兹终于将主力部队撤出了普鲁士人炮兵覆盖的范围,而后开始有序地交替掩护撤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